言情小说网 > 迎娶小娇妻后,我奋发图强考科举 > 第169章 乡试三

第169章 乡试三


在排队出去的路上,大家伙都显得疲惫不堪,有的眼皮子已经在打鼓了,看来是这几天睡眠不足呀。
出了龙门之后,就能看到乌央乌央的一大片人海,这也太夸张了吧?有的是来接自家少爷的,有的是来接家人的。
任俊杰出来后,按照约定,看了一眼大树下的茶摊,果然自家娘子她们在那里等着。
随即任俊杰笑了笑,缓缓的提着考篮向她们走去,王博超和罗浩轩出来得倒是挺快的,也已经在茶摊下等着了。
很快,眼尖的阿福就发现了自家少爷在向他们走来,并挥挥手喊了一声“少爷来了...”
众人闻言纷纷顺着阿福的目光望了过去,果然任俊杰出来了。
王博超笑道“哟,子鸿兄来了”
董舒婉快步迎了上去,扶着自家相公上下打量了下,看着些许疲惫的自家相公,董舒婉询问道“还好吧?相公”
任俊杰拍了拍自家娘子的小手,嘴角微微扬起,眼中带着些许笑意,说道“没事,就是累了些,休息一下就好”
来到茶摊下,罗浩轩看着任俊杰打趣道“你身子虚啊子鸿兄,这才三天而已就不行了?”
王博超笑着附和道“就是,看我。”说着,王博超打了一套动作,看样子是精力旺盛呀。
任俊杰很是无语道“我说二位,我怎么跟你们比?你们这些年走南闯北,我天天坐小板凳读书,体质哪里有你们好”
罗浩轩哈哈大笑道“那倒也是”
这时,阿福突然又说道“张公子出来了”
众人闻言,又纷纷顺着阿福的目光望了过去,只见张建英也向他们缓缓走来,阿福这眼够毒的呀,每次都是被他最先发现的。
其实是阿福陪他少爷多次考试练就出来的本事。
张建英的贴身书童玉晨见状,连忙迎了上去扶着自家少爷。
张建英这一年来也是跟着王博超他们走南闯北,体质也挺好的,这会看起来也是精神抖擞,原本任俊杰还以为他算好的了,没想到就他最差,哎,以后可得多练练功。
张建英原本是笑嘻嘻的出来的,但是看到他们个个都是娘子在扶着,而他却是被他的书童扶着,这强烈的对比,他瞬间就感觉不好了,第一次感觉心空空的...
不过很快就有两人来陪他了,杜修弘和陈元青陆陆续续的走了出来。
几人叽叽喳喳的聊了一小会后,便也回家吃饭休息了,毕竟明天还要接着考,现在还不能大意。
回到二叔家,二婶早已吩咐人准备好饭菜,几人这会正坐在桌前吃着饭,听着娘子们讲这些天的事。
董舒婉她们这些天也没闲着,杭州很大,城外还有很多大好景色,而且二婶还带着她们去了城外的曲文山拜了一下三清祖师。
让三清祖师保佑她们各自的相公这次乡试顺顺利利的,毕竟老子和孔子有点情分在,拜了孔子再拜老子,通过的几率不就更大了吗?她们都是这样想的。
...
次日一早,八月十二日,乡试第二场考试开始了。
还是跟前些天一样,考生们天还没亮就赶去贡院外排着队。
写来话长,一套流程下来,任俊杰现在坐在小板凳上等待着考试开始。
乡试第二场其实不难,就是让你写官场应用文,试以诏、表、判、诰各两道。
这读书人不会写公文,那想着当官?
论小作文任俊杰还是有些心得的,特别写公文,文笔好一些,语气官方一些,反正就是往里填词就对了,读得通顺就好。
所以第二场基本不会有什么难度,这一场占分不高,基本是个读书人都会做,更何况是个来考乡试的秀才,第三场的策论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任俊杰在两天内就已经全部答完,剩下一天在发呆,别的考生任俊杰他不清楚,但他知道对面的老哥也是早早跟他一起在发呆了。
八月十四日下午6点,贡院准时传来了一阵鼓声,第二场考试结束。
这一次,大家伙显得格外的轻松,至少在排队出去的路上比第一次快多了。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但这跟考生们无关,因为明天又接着考第三场,这一场才是重中之中,前面你可以疏忽大意,但第三场就可不能大意了,这决定着你能不能上榜。
在回二叔家的路上,王博超他们还讨论了这第三场可能出的题,但却被任俊杰打趣道“别想那么多了,越猜越乱,顺其自然就好,明天就知道了”
听任俊杰这么一说,大家伙也就不瞎猜了,说实话,他们也开始有点紧张了。
...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八月十五凌晨中秋夜,刚刚经历过全城狂欢的杭州城,寅时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只听又响起起了一阵阵鞭炮声,一大批考生又提着个考篮快步的往贡院集合。
今天是乡试第三场考试,只考五道策论题,时间有些紧,任俊杰有可能得要挑灯夜战了。
一套流程下来,任俊杰还是坐在原来的座位上静等考试开始。
待所有考生入场,随着鼓声的响起,考试开始了。
还是跟之前一样,衙役们举着一块块木板走来走去,考生们唰唰的将考题写了下来。
这一场,任俊杰会谨慎一些的答,可不能出了差错,抄好考题后,任俊杰便开始答了起来。
前四道策论题,任俊杰费了好长时间才琢磨下笔的,好在他这一年多在国子监勤学苦读,这才顺利的做完了前四道策论。
一直做到了第二天下午,还差最后一道策论题。
这道策论题刚开始任俊杰还有些懵逼,仔细一想的话,诶,这不是北宋元丰五年的殿试策论题吗?不过题目有些不一样,但还是有相通之处。
北宋元丰五年的殿试策论题是:礼所以辩上下,法所以定民志。
而这次乡试第五道策论题为:礼辩上下,君定民志。
出自《易经》第十卦-履卦,象曰:上下天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任俊杰前世看过一本历代状元文章,当时是研究历史需要,所以那道题他恰巧看到过,答题的几个思路也大概清楚。
北宋元丰五年的状元是黄裳,据说是武侠小说那个写九阴真经的原型-黄裳。
北宋有一个黄裳,南宋也有一个黄裳,两人同名同姓,巧的是两人还都是学霸,北宋这个是状元,南宋这个是探花。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2102184/6162619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