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294章 朝会议事,李善长的稳重

第294章 朝会议事,李善长的稳重


  次日大早,朱元璋在奉天殿召开早朝。
“西南地区一直是咱大明朝的隐患,不仅仅是那里土司不服管教,更多的还是西南地区的地势较为复杂。”
朱元璋将昨日思索的说辞,一字一句的给朝中群臣不断讲述着:
“前日,有人给咱上奏,给咱提了一个好主意,能够彻底解决西南地区的地势问题。”
“咱觉得还不错,今日说出来,请诸位爱卿给咱一起参详参详。”
“那人上奏给咱,建议咱在合浦县开海,诸位以为如何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底下文武百官就露出了愕然的神色。
前几个月,朱元璋在征服倭岛之后,才不断向诸位大臣透露自己的开海计划。
当时很多大臣建议朱元璋,可以在沿海地区多设置几个开海口岸,尤其是百官们知道倭寇已经被剿灭,甚至是倭寇的老巢倭岛都被一窝端了之后,这个建议更是喧嚣尘上。
只不过朱元璋以强力的手段,把这种言论给镇压下来。
朱元璋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只是把这种开海的口岸设置在上沪县,更是利用强大的海军巡视海域,打压通过其他港口私自出海的船只。
双管齐下,全国所有想出海的商人,只能往上沪县蜂拥而至。
这也铸就了上沪县成为了大明最为繁华的城市,有着李进在上沪县打的底子,可以说上沪县接纳这些外来人口,完全不是问题。
现在的上沪县简直就是大明最为耀眼的明珠,根据户部尚书吕昶的计算,仅仅一个上沪县一年的税收,都超过了广东广西行省加一块的总和。
简直就是大明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而现在,皇上居然打算在另外一个地方,开放港口出海,这实在是出人意料。
有些人不明白,但是有些人却是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胡惟庸自然就是第一个想明白的人。
合浦县是穷,但是要看是谁在那里?
如今太子殿下就在合浦县,如果合浦县日后真的在太子殿下的手中发展起来,仅仅这一个政绩,就能让太子殿下的地位再无可动摇。
虽然现在太子殿下的地位也是不容置疑,但是有政绩的太子,和没有政绩的太子,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位,臣以为此事可行。”
既然想通了关键,胡惟庸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如今我大明海军天下无敌,若是从合浦县开设港口,则从应天府出兵,可以通过海路,不用十日就能抵达西南腹部地区。”
“兵贵神速,如此快的行军速度,想必西南的土司,将会安分许多。”
听到胡惟庸的话后,朱元璋赞赏的点了点头,虽然胡惟庸此人善于投机,心术不太正,但是揣摩人心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朱元璋又看了看李善长,询问道:
“善长啊,你也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李善长此刻显得有些苍老,脸上的皱纹悄然扩散,不得不说,与年富力强的胡惟庸和朱元璋相比,李善长已经略显老迈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李善长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胡惟庸,这个自己曾经最得意的弟子,如今也会抢在自己之前发言了。
不过想想胡惟庸如今中书省参政的职位,李善长心中也是忍不住叹息一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上位,老臣以为,合浦县的近况不明,若是建设港口,还需要配套的官道和道路设施。”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而且所需所耗巨大,以钦州府甚至广东行省,都不一定能够完成。”
“所以,老臣以为还是应该派遣官员前去察看,估算完毕之后,再继续商量港口的搭建,以及道路的修设。”
李善长终究比较稳重,这也是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即便知道如今太子殿下就在合浦县,但是李善长还是觉得开放港口,建设码头不能草率。
只是李善长想法虽好,却不甚合朱元璋的心意。
只见朱元璋的眉头微皱,就打算给李善长好好说教一番。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88716050/1349049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