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朝朝暮暮亦相守 > 91 番外一 我们的那些趣事

91 番外一 我们的那些趣事


  对了还有几件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我们几兄妹都已年老时,我都当外公好几年了。

  属华华成就是最高的,有一档专访老干部的纪录片,华华是受采访的嘉宾之一,记者为了拉近亲近感竟找来了当初宋阿姨給爸妈和我们三兄弟那场穿越古今画像原型的采访视频出来。

  华华看了怔然了,许久反应过来,那年轻记者问:总理,当初这段视频是因为您的家庭和博物馆里的画像人物神似而受邀采访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什么感触?

  华华:恍若隔世啊。看到这一个视频就想起那时候我爸妈还在时的光景(有些哽咽)(工作人员递纸)谢谢;记者又大胆问:我们都知道,您是被养父母领养的,那么王爸爸王妈妈从前有没有什么趣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华华娓娓道来很多事,我和哥哥和妹妹们对于家庭都深受父母的影响,他们的恩爱程度是如今我们很多家庭都比不了的。记者:有哪些事是让您印象深刻呢?

  华华缓慢说起了妈妈生病时候的事情……记者包括在场的观众听后都泪流满面,哭哭笑笑的。

  台下的我们兄妹也是,华华的声音继续说起,我们就如同又回到了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读童话书,华华五音不全唱英文歌,小坤和我打架,诸多追忆的画面。

  最后,记者又道:我们都知道王老先生和妻子张老夫人这些年就一直为家乡公共事业做贡献,先后建造了霞东孤儿院,丹霞城市建设博物馆,参与XX年抗洪,XX年疫情捐车捐物资……华华看着镜头道:我为我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的关系早已经超越了血缘的粘稠,虽然我们不是爸妈亲生,可我们却比亲生的更亲厚更像一家人,能成为家里的一份子我深感荣幸。

  彼时,我偶也会去滨江路花园坐坐,那里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城市旅游地标,这些年无数旅客蜂拥而至,时常把滨江路围堵得水泄不通,我和阿雪就去给花浇浇水。

  小孙女有一回来了,看着头顶上长成庞然大物的龙眼树好奇说着:爷爷奶奶,这树多少年了?我打开扇子,一边扇风一边说着,这还是爷爷的爸爸妈妈种的呢!说起来也有八九十年了吧~那时候的爷爷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呢,你太爷爷和太奶奶亲手种上的。

  舟舟的小孙子小辉来到我家,某次把我一只明朝的瓷碗打碎,吓得哇哇大哭,舟舟很自责,回头就写了张支票给我,我笑着说不打紧~推迟了过去,舟舟也没有多训斥于他,可小辉依然连着不是发烧就是腹泻不止,生了一场大病,其实更多是吓出来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等到我领着小孙女去看他时,孙女不屑看了看他:装什么相,我爷爷都说了没关系又不是要你抽筋剥皮的,自己倒把自己吓出一身病来,真窝囊!!!她直气的跺跺脚,又连着训斥好多句,我听的都忍不住阻止,小辉看着灵儿,没过几日病就好了。

  舟舟于是就说,到时把你这白白胖胖的小姑娘许给我家这混小子,也就灵儿能镇住他!

  虽我们的后辈均资质平平,可小坤却在老年立下家训:人生在世几十年,家族上百年,时代变迁飞速,何有尽头,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勤勉自身携手共度,善学善用,眼下的经营,终究是黄粱一梦,随时可以倾覆。

  后来的子孙里面虽未必有大成,到底多为诚诚恳恳之辈,能妥善经营好家族内外。

  昕韵在研究阿尔兹海默症有成效,于四十五岁发表第一篇论文为——阿尔兹海默症记忆唤醒法。

  里面详著老人愿意活在的记忆中,记忆短暂等方法论述,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当时文章一出反响很大,一时褒贬不一,始终质疑声大于赞扬声,昕韵一时被这种质疑声围绕打了退堂鼓。

  我们三个兄长一如既往支持她,她大约也受到了鼓舞,仍然陆续发表了一些观点缀述,前后分析长达四五十万字,也去参与过国际上几次就阿尔兹海默症的研讨的专题会议……归国后,深感国内对于这一块无论病理亦或形式上,实在太缺乏重视。

  后来,昕韵坚持了十多年,到了她六十多岁时,受到她影响的人也慢慢变多了,尽管昕韵并没有非常大的成就,可她却在这条路上坚持了很久……希冀后来的人不断去探索这一个领域,有人在关注这个事情。

  朱叔叔和简阿姨四处旅行,把世界很多地方都走遍了,到了老了还“贼心不死”地找了韶洲的某处风景非常好的山下,去别人一辈子住腻了的地方辟了处小院,两人时常驾舟湖面,在后院种了几亩菜地,从早晨出到日落作。

  二人颇有一种,江湖眷侣,意气洒脱的模样。

  就连我们的爸妈都很是佩服他们这种一生追求自由,随性的生活。

  舟舟从来似乎就是一个人,慢慢地,越大舟舟也不再需要陪伴,他很早就非常独立,一个人干嘛都可以,因为家里保姆钱房车子什么都不缺,他也是一个极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后来,去当兵被挑上了,再后来,他就成为了特种兵……

  怎么说呢,朱叔叔和简阿姨说负责也不负责,可说用心倒又真的很用心,即使没在一个城市里对于舟舟还是三天一视频两天一电话。

  我们去看他们时

  朱叔叔日常就是偶尔在院前平铺笔墨写大字,侍弄花草,园中一眼小池养鱼小龟。

  下雨时叔叔和简阿姨就坐在藤椅烹茶,请三几好友来家,去后山接点泉水煮火锅,携自后院摘青菜,夏天热了去竹林玩水,冬天冷了就在院里生炉烤火,馋了就出城买买买,困了就窝在床上睡觉,闲时看书写文,忙时就忙,养了两只猫狗,两个人就那么慢慢看星河变迁。

  姑姑和石阿姨创立了一个“灌木鼠”服装品牌,彼时方阿姨的家族连锁也经营不顺,也和姑姑一起……三个人倒把这个品牌越阔越大,从衣服包包到化妆品护肤品。

  这不,最近石阿姨又盯上了电商平台,还入资了几所互联网公司,制作了一个叫做“附近有卖”的平台,这个APP是实现在手机看附近商家有哪些卖,可以提前预订,也可以直接预约到店试穿的功能,衣服精确到每一件店内实拍图……

  要说这许多人我最佩服还是她,某一次她给某个客户发货,发货去了新疆,当然那地方不包邮而且取件什么比较不方便。那客户就在后台跟她说了句,如果在新疆有自己的物流站,直接送到手上就好~那么她们收快递就方便很多~

  石阿姨真的听进去了

  要紧的是她带着菲斯塔叔叔亲自跑了一趟那些不包邮的地方,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总结陈词了下这些地方地理位置偏僻,地广人稀经济不是很发达,交通不方便等等情况……

  于是,她制定了一个叫做“义工联”的物流体系,这些地方不就是偏僻人烟稀少,可现如今的大城市里多的是不想呆,想浪迹江湖的人,当然,很重要一点是大多数时候这些不包邮的地方,风景真的很好。

  于是,她这个计划就是,提供食宿以及简单的工资,招揽那些没钱却想去这些风景秀美地方的人来做这个工作。

  一年四季,很多人因为很多原因,做几天做几个月的皆有,而那些送快递的义工,每天只需送几个快递到偏远地方买东西的人们,这么一来既能让货物及时抵达,又极大的节约成本。

  有人说这种义工旅行非常有意义,也有人说做这种活计有非常大的危险和未知性,因为不知道在哪有可能就会有人倒下……可诸多阻碍仍没能挡住石阿姨,她又在这上面,前后修改了很多合同条约,包括人生意外,户外风险须知等等,争取在互惠互利原则,达成长久的共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7910734/55832598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