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朝朝暮暮亦相守 > 90 大结局·终章篇

90 大结局·终章篇


  很多年后,小博提笔写起他的父母是这么写的:爸爸总是在妈妈外出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去买花,而妈妈一回来就看到桌上全是鲜花就会很开心的坐在那里看书,昕韵放学回来想让爸爸带她去买复习题,爸爸就说等妈妈一起……

  我还记得妹妹小时候总是黏着妈妈,到了三岁还要和爸妈一起睡,爸爸就不乐意了,总是把睡着的妹妹悄悄半夜抱回房间里去。导致每次她入睡前是枕着妈妈睡的,醒了就是在自己房间醒来的。

  所以,昕韵长大后总是调侃爸爸,要一个人霸占妈妈!

  爸爸眼中,除了妈妈外容不下其他女人。姑姑时常感叹,爸爸在感情上是很晚熟的一个人,但直到爸爸遇到了妈妈之后,简直就是全身心投入,眼中望着妈妈都是痴迷。诚然,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能强烈的感觉得到。

  小时候,妈妈有一次不知名发小脾气,爸爸就连华华也忘记去接了,最后没有接到华华,妈妈更加焦急也顾不上生气什么了,埋怨他只顾着哄自己把华华都忘记了。而华华一个人和老师呆在幼儿园里。乖乖的,也不慌。

  至于我们几个长大以后的事

  小坤学业一般,跟着白叔叔的路子进了军营到退伍之后,就出国和舅舅的儿子尚之哥哥学习了几年做生意,把曾外公当初送给爸妈结婚的城东两间餐厅经营得风生水起,还开了十几家分店,最近还在做奶茶生意,自己请了团队研制方案和配方……

  二弟媳是从前爷爷老家里的一个小姑娘,也姓王,叫王子卿从读高中时就常常替堂姐叫做王子童的来家里送东西,总说是父母资助了她们读书,一凡家里做了什么事(例如我们几兄妹嫁娶这些)亦或逢年过节,礼物红包必定附上,常常提着几袋子东西有时是果蔬,有时是数几十个的鸡蛋,有时是新鲜的水果,有时是杀好的鸡……总记挂爸妈资助她们一场。

  每回来,由于要赶公交回学校,妈妈就笑着让小坤去送……到了小坤某一天领着子卿来到父母跟前,介绍说是女朋友。

  华华呢考了公务员,因着爷爷是书记,他循循就早悟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一开始去广州磨砺了几年,在基层里累积了很多实务,慢慢上调后,他又主动申请往西北去,开展扶贫工作,干最苦最累的活。

  有几次泥石流加上山里信号不好,爸妈联系不上他,一连茶不思饭不想地忧心着。五十多的两人就差出门去找,终于在半个月后,华华平安电话打来,说是参与灾区抗洪,一时投入在山里,无法联系外头,又因下着大雨导致信号台被雷暴雨破坏,所以没有及时和家里报平安。

  爸妈在接到电话后才放心,又故作埋怨,华华又安慰了一通,电话被我和小坤接过,本想劈头盖脸一顿骂去,可终究我们兄弟俩之前想好的说词谁也没派上用场。

  都只在电话里多多嘱咐照顾好身体,照顾好涵缨云云。等电话挂断我和小坤互相白了眼彼此,到底谁也没撂狠话,这臭小子让父母茶饭不思的罪过。

  华华和宋涵缨在一处。说到这还有个缘故,宋涵缨见华华去持援西北扶贫,自己背着父母也偷偷跑去同一个地方报名了支教,等到宋父宋母知道后已经是她在那教书一个星期后的事情了。二人姻缘倒顺遂得很~

  而我自己嘛,出息不大,看整个王家好像就我这个大哥较平庸一些,大学毕业后,换了几份工作,学的是法律可又略缺些法律人的鹰眼凛气威武霸道。

  做个普通律师开庭倒无事,只不过这条路越往下走倒发觉自己欠缺恒久的守性,因为一桩案子打起来十天半个月甚至几年皆有,我自己和同学开过庭,期间,受理过案子,纵然到判决锤最后落定那一刻打赢了很开心,可到底还会有缺憾,对于法文一类欲研究深入,欲罢不能的缺憾。

  爸妈听后我的感触,爸爸还好,妈妈就说:哎呀我们小博,这是想立法律的脑袋,不是当律师的脑袋~而是颗不是能局限于审判庭的脑袋。

  爸爸被妈妈一语道破,与我夜谈一宿,然后就让我去外国留学攻读博士,且语重心长道:来日方长,往后的路才刚刚拓宽,有很多机会。

  回国后,我就听说国内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务司,正招几个法律顾问的助手,时任新闻司编导的宋阿姨想起我,就和妈妈说,问问我有没有意向,因这工作基本条件就是涉外案子,这些跟国外法律相关,有留学经验的法律人可以更好胜任,爸妈就和我谈了。

  后来,我在涉外这一块干了很久,期间参与了很多涉外安全条例的修正,更是在档案室阅览卷宗无数,一次次宪法修正均有幸参与其中,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被很多大学聘做法律教授,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大学邀请我去讲学……

  我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觉得我做的这些非常有意义。我和方羽阿姨家的小雪常有话题,她功课不懂我也非常耐心教她,甚至在她考大学的时候学的也是律师。

  她说想和我一样做个为人申辩的大律师,后来我虽鲜少出庭,但柳雪却真的成为了口才法条俱佳的出色律师。

  还在大学时就是最佳辩手代表学校参与辩论赛无数,给学校拿回了一座座小金人。与人雄辩时的唇枪舌战,丝毫不乱,在政法大学里几乎被学弟学妹封神,无数的人都在崇拜着她。

  而我却记得当初那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来到家里怯生生地好半天憋出一个,哥,厕所……脸红极了非常不好意思。

  等我们的孩子都大了的时候,回到她母校还看到历届学生辉煌榜上鼎鼎大名,孩子就稚气地问,妈妈那个人怎么长得那么像你?后来,我评价她是如此: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立秋傍晚从河对岸吹来的风和十七岁笑起来要命的你。

  昕韵自小被家里“内定”青梅竹马的班阿姨白叔叔家的瑞晚,妹妹虽自小被家里千宠万爱长大的,可该有的脾性还是一点不少,小时候每次瑞晚来总要“仗势欺人”几回。

  瑞晚知道妈妈特别喜欢这个妹妹,也一直跟在屁股后面屁颠屁颠地,昕韵因小时候瑞晚胖一点,就哭死哭活的跟父母诉苦,我不要不要嫁给他!!!

  到了往后几年,还不愿意留人家的联系方式。其实我觉得瑞晚还好,人家那只是还没高起来而已,实则并不胖只是比寻常男孩壮实点罢了,长相整体来说和白叔叔长的相似,白叔叔就帅气挺拔,我和爸妈去部队里探望小坤几次,看到过白叔叔的军装,那气质简直无语言形容。

  妹妹长高那会儿也胖的不行,青春期的她爱发闹骚,耍性子~有几年没有见瑞晚,大家都要把这事给忘记了。

  有一回,昕韵神神秘秘蹦蹦跳跳回来,对我们兴奋地说:哥哥哥我刚刚看到小区门口有个帅哥诶,真的很帅~我们三难得见这蹄子犯一回花痴,倒也好奇上了是什么人物把她迷得三荤六素的。于是……

  那男孩提着葡萄来了家里,干爸干妈这是家里种的葡萄。昕韵口中的帅小伙原就是瑞晚,昕韵看到早已傻眼了,这这这……老半天反应不过来。

  倒见瑞晚低着头看着昕韵,依然和小时候般:原来你就是昕韵,长高了变样了,嗯是比小时候胖了。刚刚我在小区门口没好意思直接进来敲门怕唐突,就先给干妈打了个电话问问,看到你了但觉得你和小时候不大像,于是不敢确认,不曾想还真是你~

  昕韵沦陷了……

  我,小坤,华华看热闹似的,忍不住调侃:诶,你们看妹妹这死心眼当初看不上人家,如今倒好,瑞晚长开了就开始心花路放了~

  此后的昕韵口头禅——一口一个瑞晚哥哥约我等等。

  要说班弦阿姨可真的是一条大路走到黑,三申五令从小给瑞晚灌输思想,诶,你媳妇就是昕韵,不要多看别的小女生一眼,要和昕韵常联系云云~(尽管昕韵不爱搭理他,甚至也没有接他电话,就连微信也不加)而瑞晚倒很听妈话~

  事实证明,他们这一对冤家也有可能是上辈子就定好的,昕韵褪去青春期的稚嫩穿上高跟鞋开始化上淡淡的妆与瑞晚站一块,确实让人侧目连连。

  昕韵是在二十三岁就嫁给瑞晚了,那时她还犹豫读不读研究生这个问题……后直接入职了国内某大厂当实习生,受不了磋磨于是乎,转战家里的事业,慢慢读着研究生跟着小坤学经营,日子倒惬意得很,

  瑞晚事业编……

  学的是妈妈她们的本行播音主持,出来后就去了电台做主持人由于形象好备受观众喜爱,桃花自然不少但瑞晚一副我有青梅竹马,不需这许多桃花,让一众追求女生哀哉。

  我至今尤记得穆阿姨在婚礼上哭天抹泪的,大声哭诉:张云祈这辈子就只生了一个闺女,我真想和你做亲家!当初你还说再生一个女儿……呜呜呜等等的言语,婚礼主场就变成班阿姨和妈妈一个劲的劝闺蜜~

  其实,也不然矣!舅舅出狱后,勤劳肯干,和几个玩得好的兄弟开了一个电子厂,可惜在厂子刚刚运营起来的时候,舅舅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留下再婚后的小女张彤瑄,仅仅八岁。

  舅妈与舅舅再婚据说仅只是露水情缘一场,舅舅死后舅妈也改嫁了,没有带着彤瑄而去。

  时年,外婆外公渐渐老去,因此彤瑄教养一职更多是由爸妈来承担,慢慢地,彤瑄越大,穆阿姨也看着……时不时还说彤瑄身上有一种妈妈年轻读书时的影子,小小巧巧的做事玲珑仔细,尤其举手投足间更带着妈妈年轻时处事的风姿。

  有几次穆阿姨去到学校给彤瑄送东西,在台下看到了正在主持时的她,穆阿姨是打心眼里喜欢彤瑄的……后来嘛,津岱回校举办校庆邂逅了学妹,原本是不知不识,到了相熟听说原来她就是干妈的侄女,一来二去慢慢也就和津岱有了话题。

  到了举办婚礼,穆阿姨满脸红光丝毫不见前几年在昕韵婚礼上哭天抹泪时的场景,班阿姨搂着孙子来的,妈妈爸爸也算作为新娘主家一方亲自挽着彤瑄走向津岱。

  班阿姨妈妈婚礼上,不时和穆阿姨讨论着什么,只见她阔气摆手说起彤瑄作为学生会主席的风度大赞不已,在儿子婚礼上喝的不省人事……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77910734/55833479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